(资料图)

近日,《关于调整生态环境部职责机构编制的通知》发布,明确不再保留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自此,这一机构的历史使命基本完成,京津冀生态环境治理也开启了新的篇章。

十年攻坚,成绩斐然,更殊为不易。犹记2013年初,全国多地频频遭遇严重雾霾天气,京津冀局部地区PM2.5小时浓度甚至一度逼近1000微克/立方米。“雾霾围城”高发,“红色预警”大作,一场“大气保卫战”由此在京津冀打响。数据显示,2022年三地PM2.5平均浓度为37微克/立方米,较2013年107微克/立方米下降了65.1%。逐年下降的数值曲线,契合着三地群众的现实观感,蓝天白云长驻,也成为大家朋友圈里的动人风景。

“量变”到“质变”的背后,是携手共进的坚实步伐。近年来,京津冀三地和周边四省市打破地域界限,不断深化大气污染治理协同。三地设置“一把尺子”,各领域同步制定防治条例,推进立法、规划、标准、执法“四个协同”;强化信息共享,建立污染潜势预测平台,每天交换预报信息、每月交换空气质量监测数据,遇重污染天气时统一启动应急、同步发布预警;共促产业结构调整,在燃煤治理、工业减排、机动车油品升级、整治“散乱污”企业等方面联动,携手开展绿色低碳技术攻关……一系列举措凝聚起“1+1+1>3”的合力,也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让共同发展的理念愈发深入人心。

生态环境建设是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必须久久为功。特别是随着大面儿上的生态环境问题逐步改善,治理空间将进一步收窄,气质每提升一分,都意味着要付出更多努力。这就要求相关方面在用好既有经验的基础上,拿出更多有针对性的办法。比如,寻找新的绿色增长极,鼓励企业行为与三地绿色发展部署相结合;健全区际利益补偿机制,在更大范围形成受益者付费、保护者获偿的良性循环。在区域绿色低碳发展、水环境联保联治、联动执法等领域持续发力,才能推动京津冀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迈向更高水平。

同守一方绿,共护一片天。继续咬定青山不放松,良好的生态环境一定能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最美底色,也必将切实提升民生福祉。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