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被寄送花圈快递

成都一男子向平台投诉称,他网购了一套某品牌的运动服,收货后拿去实体店鉴定,运动服的货号竟然无法查到,且质量做工也与正品不一样。然而吊诡的是,当男子与店铺方沟通时,对方也承认非正品。于是男子申请退货,并且在平台举报了店铺方,但之后他却收到了“花圈”快递的提醒,而且男子查询后,发现就是店铺方发过来的,并认为是店铺方的报复行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定程度上,仅凭男子和店铺方的沟通记录,只能确认运动服是非正品。至于“花圈”快递是不是店铺方的报复行为,可能还需要更进一步核实。但是就店铺方“卖假货”的行为来讲,其实已经涉嫌违法了。就此而言,男子无论是向平台投诉,还是向相关部门提请维权,都其实是正当行为。

要知道,店铺方真要是想长久的经营下去,应该会接受教训。换句话说,就算觉得被投诉很不爽,也不会用违法行为去出气。所以可预见的是,如果确认“花圈”快递真是店铺方搞的鬼,不倒闭真可谓天理不容。

并且也侧面的反映出一个事实,店铺方可能从一开始就不是真要长久的经营下去,而是能骗多久就骗多久,直到骗不下去了,再另起炉灶继续骗。当然这里面还存在另一种可能,就是专门“卖假货”,当然市面上不直接称“假货”,多数时候称“高仿货”或“山寨货”,并且因为价格比正品低很多,导致“卖假货”的和“买假货”的彼此之间其实也是心知肚明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对于这件事情,舆论层面出现另外一种声音:“他也不想一想,正品三百多(元)能买得了吗?”表面而言,好像是在责怪男子不够审慎,可事实上,这种声音也是在指出“卖假货”和“买假货”确实是存在的。

也就是说,在一些平台上确实存在“卖假货”和“买假货”这种交易链条。这种交易链条的基本逻辑是,卖家借用品牌知名度进行低价出货,买家虽然明知货非正品,但是低价能享受品牌知名度,所以也接受这种非正品的事实。所以我们会发现,很多买家明知货是非正品也买,并不是真傻,而是买到对应的心理预期就行。

不得不承认,在“卖假货”和“买假货”问题上,确实存在一个很大的合谋市场。它本身除却损害了品牌方的利益,其实对“卖方”和“买方”的实质利益损伤不大。当然这里指实质的交易双方,不是指买正品的和卖正品的。

因为从根本上讲,“卖假货”和“买假货”这种交易链条的存在,对买正品的和卖正品的其实也有影响,即便影响比较边缘。之所以这样说,就在于“卖假货”的和“买假货”的,双方之间都是有潜在约定的。

“卖假货”的虽然不可能直言自己的货是非正品,但是价格上往往就直接挑明了“我卖的不是正品”。同样的,“买假货”的也不可能直言自己就要买非正品,而是从价格筛选上就能看出来。

就此而言,如果店铺方真是出于报复行为而给男子发“花圈”快递,更多应该出于男子不遵守“卖假货”和“买假货”的潜在约定。可即便如此,只要从正常的市场秩序出发去衡量,店铺方的行为都是说不过去的。

因为这里面还存在正常的消费逻辑。也就是男子就是以买正品的心理预期去下单的,所以前面提到的:“他也不想一想,正品三百多(元)能买得了吗?”,可能只对那些真正识货的人有意义,而对于只认品牌和优惠的人,确实是容易陷入类似的消费陷阱。

所以对于普遍的消费秩序维持,严禁售卖假货肯定是有必要的。至于打击的过程中,是不是影响到“卖假货”和“买假货”这种交易链条的存在?只能说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不合理的,所以也就不存在是不是影响到所牵涉的群体。

由此再去审视“男子买到假货举报店铺被送花圈”的事,只能说店铺方不仅低估了买家的维权意识,还低估了买家的硬刚意识。说到底,就是因为很多买家懒得维权,懒得硬刚,才导致有些卖家的江湖习气比较重,出事了不想的去解决货品质量和反思经营理念,而是想尽损招恶心买家。所以摆在现实面前的是,只有买家勇于主动维权,勇于硬刚到底,那么所谓“花圈”快递到头来也只是卖家给自己留下的“罪证”和“献祭”。

与此同时,作为平台也要落实好主体监管责任、相关部门也要进行常态化打击。只有如此,再加上消费者们的主动维权和投诉,才可能形成立体化的阻击,让“卖假货”的店铺越来越少,越来越没有生存的空间,当然也意味着“花圈”快递这样的报复行为将会逐步绝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