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则关于“专家对新冠病毒预测和判断”的报道连起来看让很多人又不淡定了。一则是“专家预测的春节第二波感染高峰没来”,内容是记者实地采写而成;另一则是“专家称新冠病毒有点传不动了”,判断依据是阳性率变化趋势。

一定程度上,“专家预测的春节第二波感染高峰没来”就算没有记者实地采写并公开发表,大多数人也是有这种感觉的。只不过实地采写、公开发表后,让人们更笃定新冠疫情正在走向尾声,生活正在重回轨道。

而“专家称新冠病毒有点传不动了”虽然也在强调积极信号,但是因为“专家预测的春节第二波感染高峰没来”这个前提,很多人就感觉有些晦气,甚至即便专家说的是事实,也会走向“专家别再预测和判断”的反智趋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实际上,从舆论层面泛起“建议专家别再建议”的风潮开始,就意味着反智风潮已经走向极致。也就是,不管专家建议的对不对,一律按照不对处理。这就使得专家们哪怕是针对新冠疫情这种存在极大不确定性的事情给出的预测和判断,也会招来各种阴阳怪气的回声。

甚至当专家们互相开炮时,各自的拥趸也会基于立场互相撕咬。总而言之,但凡是关于专家的“建议”、“预测”、“判断”,都已经跟事实无关,而完全是“为骂专家而骂专家”而设立的审判议题。

就此而言,不得不承认,所谓的反智已经跟知识无关,完全成为对“知识分子”的愤恨。这样强调,倒不是认为人们真的不需要他(她)们了,反倒是太需要他(她)们了。只不过专家们总是让人们失望,所以舆论层面才会出现反智风潮。

别的“建议”、“预测”、“判断”我们就不说了,但是回到新冠疫情的“建议”、“预测”、“判断”上,却需要基于“不确定性”重新评估专家们的言论。说到底,面对这场极大的“不确定性”疫情,没有谁能把话说得“很准确”,所以有必要把“骂疫情专家”中的反智跟“建议专家别再建议”中的反智区别开来理解。

从某种意义上说,“建议专家别再建议”中的反智,更多是基于常识和现实觉得专家不靠谱,而“骂疫情专家”中的反智偏重对疫情“不确定性”的无力感。可问题是,专家在面对这场疫情时也有专业层面的无力感。

而且牵涉公共利益和公共决策,医疗专家的意见只能是一方面的考量,这其中还要考量不同社会下综合治理和综合应对的问题。所以上来就骂疫情专家,只能说骂他(她)们最安全,当然也导致反智趋向“流行病”。

要承认,总是存在一类人,他(她)们会把愤恨抬举为信条,心怀不满的他(她)们一肚子莫名其妙、不着边际的抱怨和沮丧,想出一堆复杂的、关于秘密活动和阴谋的幻觉,他(她)们在不同时期都能找到替罪羊。

基于这个基本人性,再去审视骂专家最安全,反智便成“流行病”这个基本事实,便会发现所谓反智就是在寻找“软柿子”,就是在围猎“替罪羊”。至于知识层面的是非,不见得真有人去在乎。

要知道,直到现在也没有疫情专家站出来说“疫情结束了”,都是在基于别国的经验和自身的经验在弹性地预测和判断。而专家称“新冠病毒有点传不动了”,也只是基于事实和数据在言说,至于回到对新冠病毒的宏观评估上,最多是说“不意味着新冠病毒会消失”,而关于“做好个人防护”,到现在仍然是“很有必要”。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