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走,这个家我就是多余的,谁在我房间装的监控谁清楚。”

“我就问你,你知道这个监控是他装的,你还在那哭,你还不报警,你明明知道这是错的,你为什么不报警,你还给他做饭,这摄像头,你发现了,你问我是不是我装的,你还问我知不知道这事,你是个妈妈吗,刚刚都说了,我就跳下去,你们三个过,我去死。”

以上这两段话是一位高一女生对继父和母亲的控诉,具体的事情发生在辽宁抚顺,就流出的视频来看,并没有太多对话的场景,只是当事女生隔着房间的门对外面的继父和母亲喊话。根据记者求证,民警已经找到当事女孩,事情已经处理妥当。而对于事件的细节,因涉及个人隐私不便透露。


(相关资料图)

当然紧随其后,当地教育局和妇联也出面表态,强调后续会帮助和关心当事女孩。到此为止,这件事情基本就告一段落了。但是其中所反映出的问题,却很值得玩味。并且当事女生也对整件事情做了公开回应。

一定程度上,从视频中当事女生的愤怒嘶吼就能得知,比起继父在她的房间装摄像头,更让她不理解的是母亲竟然选择包庇,对此虽然她在公开回应中强调“母亲可能出于重组家庭的不易”才选择包庇,但是她还是很失望。

而且对于“有没有报警”的问题,当事女孩也做了公开回应,因为她还未成年,所以她也强调“万一继父强调是为监督我学习,警察也只能口头教育”。换句话说,在没有绝对证据表明继父装监控就是出于“偷窥”,而且也没有其它证据表明继父对女生图谋不轨,这件事情确实还不太好办,起码在法理上很难拿继父怎么样。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事不严重。要知道,作为当事女生来讲,即便还是未成年,但是根据她念高一的情况推断,她不是17岁,应该也有16岁了。如此之下,再去看待继父在继女房间里装监控的操作,总觉得他不怀好意。

由此再去咂摸民警的回应,总觉得当事女生、她的继父、她的母亲之间有着很微妙的关系。虽然从当事女生公开的回应来看,即便她对母亲充满失望,但是整个人的状态还是很乐观的,包括对这件事情的认识也是很清晰的。

如此之下,也就侧面驳斥了“当事女生太过矫情”的论调。另外从当事女生母亲和继父所生的弟弟已经念五年级的事实来看,这个重组家庭也应该有十几年了,也就是说当事女生对继父是有一定了解的。

所以对于“房间装监控的风波”来讲,可能只是个爆发点。因为普遍来讲,如果继父继女关系很好,就算继父是个法盲,但是出于关系避讳,也应该不会在继女的房间里装监控,毕竟继女的岁数也不小了,就算出于监督学习的考虑,也是不合适的。

因为我们都很清楚,多数家庭在卧室里装监控,多数是针对老人或婴幼儿。但是对于已经有性别意识的孩子来讲,就算考虑到安全问题,多数也只是在客厅装监控。这其中除了是隐私的问题,更多是信任和空间的问题。

说到底,别说是继父不可以这样操作,生父生母也不可以这样肆意妄为。只可惜,多数情况下,碍于家庭关系的考量,只要没产生直接的伤害,这样的事情基本上都内部消化了,由此再去审视当事女生母亲的态度,总觉得她应该知道“怎么回事”,只是为了重组家庭的秩序,选择了隐忍和包庇。

可能从世俗的角度而言,当事女生的母亲有她的苦衷。但是回当事女生的感受上,作为母亲她确实做得很不好。甚至比起继父在女生房间装摄像头的行为,她的态度对女儿的伤害更大。因为这不仅意味着包庇,还意味着抛弃。

因为当事女生在公开回应中明确强调,她是姥姥养大的,也就是说她跟母亲的感情并不深,而透过这件事情,她可能更加认清母女的关系了,换言之,她实际上早就是离异家庭的受害者了,只不过她慢慢长大了,才又进入了母亲的生活。

所以从根本上讲,其实当事女生真还就是这个重组家庭的边缘人,虽然母亲和继父所生的弟弟跟他相处的很好,但是回到她母亲这个连接上,如果她的母亲都不在乎她,她终究也是个边缘人。换句话说,离开这个家庭是迟早的事。

不得不承认,牵涉到孩子的家庭重组,如果大人在经济上没有足够的保证,那么最终受伤的自然是孩子。由此民间给出这样一种折中的办法:父母离婚,父亲不带儿子,母亲不带女儿。它虽然有些教条,但是却好像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孩子的人身安全。由此再去审视这场“房间装监控的风波”,总觉得不寻常中透着寻常。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