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香港警方对蔡天凤被碎尸的细节公布,28岁香港名媛蔡天凤遇害案正式引爆舆论。一定程度上,基于“前夫家3人被捕”、“前夫全家图财害命”、“警方正全力追缉前夫”这些新闻叙事节点,大概率可判断这是一起因家庭纠葛引发的血案。即便从办案流程上讲,“前夫全家”此刻还被称为“嫌疑人”。

要知道,任何人在听到警方讲述“冰柜中发现2条腿”、“凶手准备了电锯等工具”、“还有两锅混有人体组织的汤”,都会不寒而栗。甚至这种舆论影响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直到凶手伏法、最终凝结成惊悚奇案,才会逐步淡出舆论视野。


(资料图片)

当前,根据警方对案情的初步披露,“巨额金钱纠纷”是“前夫全家”动杀机的主要触因,据说金额数以千万计。从某种意义上,这也跟坊间流传的“女强男弱”(经济层面、名望层面)对应上了。并且流传的说法中,一再强调蔡天凤对“前夫全家”仁至义尽。

换句话说,所谓的“巨额金钱纠纷”应该是“前夫全家”觉得蔡天凤“没给够”。对于这一舆论层面的揣测,流传较广却未经证实的说法是,蔡天凤要卖掉“前夫全家”现在住的别墅(蔡天凤给置办的),虽然蔡天凤也会给“前夫全家”找另外的住所,但是还是引发强烈不满。

到此为止,“女强男弱”的氛围算是被烘托到极点。因为谁都清楚,在寸土寸金的香港,一栋别墅意味着什么,并且也很大程度上对应上了警方初步披露的“巨额金钱纠纷”。简言之,在前夫落网前,案子的脉络就已经理清了。而前夫落网,意味着很快会进入惩处流程。

所以可见的案情反思自然是瞬间迸发的。也就是说,关于“蔡天凤碎尸案”背后的婚恋大道理是呈指数级增长的。典型的如“恋爱脑没有好结果”,再就是“扶贫式婚姻要不得”,还有就是“防火防盗防前夫”,最后一句话总结就是“结婚率低是有道理的”。

平心而论,一个让人毛骨悚然的惊天血案突然报道出来,舆论层面难免陷入情绪性“反智”。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人竟然追问“恋爱脑没有好结果”,虽然不见得是刻意追究蔡天凤的受害者原罪。但是听起来有些阴阳怪气。

而对于“扶贫式婚姻要不得”和“防火防盗防前夫”,就算是有声讨前夫的意思,但是底色里还是带有“刻板映像”的色谱,并且还是以小概率事件总结普遍规律。可我们都知道,仅凭警方的初步披露和流传的说法,即便可以判断案情的因果,但终究也是公共判断,而回到既定的案件里,揭开真相还需要层层深入。

也就是说,所谓的“蔡天凤碎尸案”背后的婚恋大道理跟“蔡天凤碎尸案”关系不大,“蔡天凤碎尸案”更像是个情绪开关,跟过往的“杀妻碎尸案”、“家庭灭门案”没什么太大区别。唯一有区别的是,蔡天凤因为是名媛,而且过往在娱乐圈和时尚圈本身就有影响力,所以这就放大了碎尸案的戏剧性。

不过有一点还是要搞清楚,舆论层面部分人强调的“蔡天凤被碎尸肯定是对前夫全家太过分惹出的祸端”这一论断是存在逻辑谬误的。因为这是在用魔鬼逻辑反思,在用“报复有理论”为凶手开脱。

诚然,家庭纠葛背后肯定是“一个巴掌拍不响”。但是这不等于“杀人碎尸”就是合理的,或是可以被理解的。因为从常理上讲,以公开报道中蔡天凤对“前夫全家”的照应,理性上讲,“前夫全家”是绝对不该下这般毒手的。再说了,蔡天凤跟前夫还育有孩子,于情于理,这都是难以理解的。

不得不说,回到案情的一般性考量上,比起反思“蔡天凤碎尸案”背后的婚恋大道理,更重要的是远离人渣。因为人渣往往是不按照大道理行事的,他(她)们没有边界、没有底线,没有理性,甚至就算有点情感,也是自私的。

人们常说“大恩如大仇”,其实并不是大恩的问题,而是大仇的问题,但是往往在解读的过程中,人们为了明哲保身就说“不能对一个人太好”,也就是把“大仇”的责任归于施恩的一方,而非是接恩的一方。直白地讲,就是把大道理硬是折中后讲成小道理。

可问题是这真的好吗?但是回到明哲保身的层面,好像这确实是正确的,因为跟人渣讲道理、摆事实是没用的,最好的解决办法是,能滚多远就滚多远,因为我们实在难以预料人渣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

就比如相关报道中明确指出,蔡天凤遇害的别墅区,有邻居表示“事发当晚听到一名年轻女子与男子发生长时间激烈争执”,虽然具体的争执内容没有公开,只是用“没有听到争执内容”一笔带过,但是这也再次实证,蔡天凤还是低估了前夫的人渣性,以至于让一场争执走向惊天血案。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