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不但是敲门砖,也是我下不来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

最近一段时间,“孔乙己文学”的事儿实在是太火了。年轻人纷纷将自己代入鲁迅笔下那个落魄书生。这还了得,这届年轻人是要彻底“躺平”的节奏啊。

对此,央视不得不跳出来“正本清源”,说:孔乙己之所以陷入困顿,不是因为读过书,而是因为放不下读书的架子,不愿意劳动改变自身处境。

同时不忘教育一下年轻人,要努力奋斗,“当代有志青年绝不会被困在长衫中。”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对于央视网这个鸡汤味有点浓的说教,大部分“现代孔乙己”当然不买账。这条微博下面为这个事情吵成了一片,他们说来说去最后又弄成了“孔乙己文学”——你场面话说的真好听,可我工作还是没着落啊!

不少年轻人对央视的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感到反感,因为找不到工作这事不仅仅是年轻人个人的问题,更多的是一个社会问题。央视避重就轻,将社会问题归咎为个人问题,着实令人像吃了一只苍蝇一样难受。

就拿他们批判的孔乙己来说,人家本来是一个落后社会的受害者,在他们眼里变成了不愿劳动的懒汉。当年鲁迅塑造孔乙己这个人物的时候,可不是对着孔乙己去的,而是对着这个腐朽的封建制度去的,希望能够将那种变态的制度纠正过来。鲁迅他对孔乙己的态度是悲悯,不是嘲讽,更不是怒批。

我估计他们是看到了很多高学历的人找不到对口的工作,就把孔乙己挖出来鞭尸。借鞭尸孔乙己,达到教化当代大学生的目的。

孔乙己招谁惹谁了。

前两天董小姐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说,大学生去工厂拧螺丝没什么不可以的。当大学生拱热孔乙己现象的时候,媒体说这是怪孔乙己自己。

所以认命吧大学生们,去厂房拧螺丝,去酒店当保安,去工地搬砖,真的没什么不可以。

毕竟你们的父辈又不是没有拧过螺丝搬过砖。

知乎有网友说,他也觉得没什么,老一代的农民工已经老去,新一茬的大学生风华正茂,活儿总得有人干,三千块钱的工资总得有人领,但他觉得有点泪目的是:

新一茬领3000块工资的大学生正是那些老一辈领3000块工资的农民工背井离乡、省吃俭用供出来的。

前段时间一些中学高考誓师大会上高亢的宣言还言犹在耳,发言学生那咬牙切齿、面目狰狞的画面还历历在目。怎么转眼就要他们脱下那象征着读书人的长衫?大会上发言的学生不是说了,读书就是为了出人头地吗?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都去工厂捏螺丝了,还怎么让天下知道自己?

如果是这样,我觉得之后各大中学也不必搞什么热血沸腾、正能量的高考誓师大会之类的,你们一个劲地加固学生们的考试信仰,告诉他们考试出来之后会如何如何赢,现实显然并不如此,那是你们的信仰,真不必强加给学生。

据媒体报道,中国2023届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预计将达到1158万,同比增加82万人。北京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副主任苏秀丽透露,北京高校毕业生今年呈现出一个新的变化,即研究生(硕士和博士)的毕业人数首次超过本科生。

到时候,有越来越多高学历孔乙己,把他们的长衫拔下来将更加痛苦。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