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复阳

突发!多地网友表示:自己的新冠核酸检测,出现了二次阳性,由此这就引发了网友们的担忧,毕竟专家早前就曾表示,新冠已经处于分散开了,并且其感染率也变得非常的低。

在第二波新冠疫情到来之前,都不必要为感染新冠而担心,还一度推出了脱口罩令。但是正是因为新冠病毒不断的变异,由此导致我们也无法对新冠做出一个正确的判断。也就是说一旦人群综合抗体降低,都有可能再次感染新冠病毒,因为没有任何人能够抵挡住,一个随时可以发生变异的病毒。


(资料图片)

什么是复阳?

新冠病毒是一种可以导致动物或人类感染的大型病毒家族。一些新冠病毒可以引起人类的感冒,以及中东呼吸综合征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等较严重的疾病。

复阳是指新冠肺炎患者在症状基本消失,达到出院标准后,再次检测发现核酸呈阳性的现象。复阳患者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且基本没有传染性;而二次感染相当于一次新的感染,是痊愈后的再次感染,一般来说,可有临床症状出现,并且核酸载量较高。

复阳的原因有哪些?

核酸检测

核酸检测的问题。核酸检测用的RT-PCR法是检测病毒的遗传物质RNA,即使是“死”的病毒残片的RNA也能被检测出来。RT-PCR阳性不代表患者体内就存在“活”的病毒,能够传染别人。

只有从人体内能分离出活的病毒,才能说有传染的可能性。另外,核酸检测的结果也会受试剂盒敏感度、样本采集质量、操作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的结果。

病毒潜伏

病毒潜伏或重新激活。有些患者在治愈后体内仍然残留一些病毒,这些病毒可能潜伏在人体某些部位或器官,不引起免疫系统的反应。当有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或免疫系统较弱时,这些病毒可能被重新激活,导致核酸检测呈阳性。

二次感染

病毒变异或二次感染。这是最不乐观的一种假设,也是最难证实的一种假设。新冠病毒变异是指病毒的遗传物质(RNA)在复制过程中发生错误或受到外界影响而产生的改变。这些改变可能会影响病毒的传播能力、致病性、免疫逃逸能力等特性。

新冠病毒大家族

目前,全球已发现600多种新冠病毒变异株,其中一些被世界卫生组织指定为监测变异株或关注变异株,因为它们具有更高的传染性或对现有的疫苗和药物有一定的抵抗力。

新冠病毒为何会发生变异

新冠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是一种有包膜的正链RNA病毒。它的直径约为60-220纳米,表面有一圈类似皇冠的突起。这些突起是由刺突蛋白(S蛋白)组成,是病毒识别和感染宿主细胞的关键因素。

新冠病毒的基因组由一条单链RNA组成,长度约为30千碱基,编码了29种蛋白质4。其中四种是结构蛋白质:刺突蛋白、膜蛋白、包膜蛋白和核衣壳蛋白。其他的是非结构蛋白质,参与病毒的复制、转录、修饰等过程。

感染过程

病毒感染人类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呼吸道飞沫或接触传播。当病毒进入人体后,它的刺突蛋白会与人体细胞表面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受体结合,从而促进病毒与细胞膜的融合。

然后,病毒会释放出其RNA基因组,利用宿主细胞的机器合成自身所需的蛋白质和RNA,并将它们组装成新的病毒颗粒。最后,新的病毒颗粒会通过胞吐或裂解等方式离开细胞,继续感染其他细胞或传播给其他人。

新冠病毒之所以容易发生变异,主要是因为它的RNA复制过程缺乏有效的校对机制,导致复制错误的累积。这些复制错误可能会改变病毒的特性,例如传播能力、致病性、免疫逃逸等。

XBB.1.16“大角星”毒株

比如当下全球最流行的奥密克戎XBB.1.16毒株,XBB.1.16是新型冠状病毒的一个变异株,它最早于2023年1月在印度发现,后来在美国、中国等33个国家出现了感染病例。

XBB.1.16的特点是感染力比其它奥密克戎变异株更强,而且能够逃避免疫系统的部分识别。它还可能引起一些不同于其它变异株的症状,例如眼睛发痒或粘稠,高烧和咳嗽。这些症状在儿童中尤为明显。

世界卫生组织(WHO)已经将XBB.1.16升级为“关注变异株”(variant of interest),并对其进行风险评估和监测。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XBB.1.16会导致更严重的疾病或死亡,但它可能会对疫情防控和疫苗效果产生影响。

XBB.1.16对疫苗的效果有一定的影响,但具体程度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和数据来确定。目前,有一些研究表明,现有的单价疫苗(只含有祖先株的抗原)对XBB.1.16的中和能力较低。

而双价疫苗(含有祖先株和奥密克戎株BA.4/5的抗原)对XBB.1.16的中和能力较高。另外,一些研究也发现,加强针(booster)可以提高对XBB.1.16的保护效果。

不过,这些研究都是基于实验室的中和试验或者观察性的流行病学分析,还不能完全反映出XBB.1.16对疫苗的影响。因为疫苗的效果不仅取决于中和抗体,还与细胞免疫、交叉保护、感染严重度等因素有关。所以,我们还需要更多的临床试验和现场监测来评估XBB.1.16对疫苗的影响。

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和感染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呼吸道飞沫传播:当感染者咳嗽、打喷嚏、说话、唱歌或呼吸时,会产生含有新冠病毒的呼吸道飞沫,如果这些飞沫直接喷溅到别人的口、眼、鼻等黏膜上,就可能造成传染。

接触传播:当感染者或病毒携带者的痰液、血液、呕吐物、体液、分泌物等污染了手部或物品表面,如果别人触摸了这些被污染的东西,然后再用手接触口、眼、鼻等,也可能造成传染。

气溶胶传播:当感染者或病毒携带者呼出的呼吸道分泌物形成的微小颗粒在空气中悬浮、弥散,如果别人吸入了这些气溶胶,或者经过口、鼻、眼黏膜接触了这些气溶胶,也可能造成传染。

哪些人容易被感染呢?一般来说,任何年龄任何人都有可能被感染,但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或癌症等)的人更容易发展为重症。

第二波疫情带来的影响

专家表示:第二波疫情的规模取决于多个因素,比如社会活动、病毒变异、免疫屏障和政府管控等。根据专家的分析,第二波疫情的高峰可能在五六月份出现,但规模将远小于第一波,大约是第一波的25%-50%左右。为了应对第二波疫情,我们需要保持防疫意识,遵守防控措施,及时接种疫苗,增强免疫力。

如何预防

新冠肺炎疫情已经持续了三年多,如何应对新冠病毒变异呢?首先,我们要保持忧患意识,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外出佩戴口罩,避免去人多和流动性大的地方。

其次,我们要积极参与疫苗接种或既往感染留存下的免疫力仍能为个体提供一定程度的免疫保护。最后,我们要密切关注疫情动态和官方指导,及时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为了预防和减缓新冠病毒的传播,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与他人保持至少1米的距离,佩戴合适的口罩;

勤洗手或用含酒精成分的洗手液清洁手部;

注意呼吸礼仪,例如对着弯曲的臂肘部咳嗽;

若感觉不适,应居家自我隔离,直到康复;

轮到时请接种疫苗,尤其是加强针,并请遵循当地指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