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以为巴厘岛警方公布命案调查结果后,国内舆论层面的“跨国办案闹剧”该收场了。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伴随着巴厘岛命案中男子母亲发声,国内舆论层面的“跨国办案闹剧”再次沸腾起来,甚至有种“传闻被证实”的雀跃感。


(资料图片)

因为男子母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提到“确实收到过孩子的求救信号”,而且她本人“也收到过来自远方的威胁”。她相信儿子所遇到的这一切,就如互联网上说的那样,“这一切都是被刻意安排好了的”。

一定程度上,虽然男子母亲这番言论还无法直接推翻巴厘岛警方的案情定性,但是因为情节逻辑能“对得上”,国内舆论层面的“跨国办案闹剧”似乎正在被名正言顺化。另外男子母亲也对儿子和女友的关系进行了部分说明,提到儿子已将户口迁到了女友的家乡江西,两个人还在南昌买了房子。

怎么说呢?按照常理讲,这可是谈婚论嫁的节奏。而对于“先谋杀后自杀”的“真相”,女方的家属对外宣称也是“不能接受此结果”,希望巴厘岛警方公布男方的作案动机。平心而论,比起国内舆论层面的“不相信”,双方家属的“不相信”更值得关注,因为他(她)们更聚焦是非,而不是离奇。

只是即便如此,我们在看待巴厘岛命案“真相”时依然要搞清楚,现场“真相”是一回事,叙事“真相”是另一回事。换句话说,它们都算“真相”。毕竟“对得上”也好,“对不上”也罢,都属于完整“真相”的一部分。

因为从逻辑上讲,母亲称“儿子遇害前曾求救过”,只能说明遇害前身处险境,而是不是被害的,这个只能依据现场“真相”来判断。至于人们不相信巴厘岛警方的定性,这个完全可以从技术层面、定性层面去质疑,而不是上来就拿预设情节进行办案。

所以就巴厘岛命案男子母亲发声来讲,只能说明“真相”背后有隐情,“闹剧”又可以继续发酵了,至于两个年轻人遇害的定性,暂时应该还会维持“相爱相杀”的悲剧定性。因为警方办案是靠证据的,并且证据之间还需要在逻辑上讲通,否则情节再合理,也是不能写进案卷的。

而且从报道来看,大量的篇幅是男子母亲讲述儿子的过去,其中讲到儿子的聪明和不易,也讲到自己的不易。虽然没有直接挑明男子跟“币圈”有关,但是提到儿子是搞金融的,确实赚到一些钱,买了豪车买了房,还给过她一些零花钱补贴家用(原话是:“但总共加起来不过几十万。”)。如此种种,总觉得跟舆论层面早前的编排“不谋而合”了,起码既视感上很贴近。

就此而言,国内舆论层面的“跨国办案闹剧”自然会被瞬间引爆。因为有家属站出来加持,便意味着“跨国办案闹剧”有了正当性,也就是之前是从“闹剧”到“真相”,现在是从“真相”到“闹剧”。虽然巴厘岛警方也给出了“真相”,但是要想让人们觉得那就是“真相”,这次看来巴厘岛警方非得全面解释一下了。毕竟在双方家属都不接受“相爱相杀”的定性下,仅靠现场“真相”确实难以令人信服。

就此有人拿“重庆姐弟坠亡案”中倒查“聊天记录”的办案经验启发巴厘岛警方,也就是想要证明“先谋杀后自杀”的“真相”,看能不能在双方的“聊天记录”中发现点什么,而且希望公开双方遇害前的“聊天记录”。

这里有必要说明的是,世界各国警方在办理案件上,对于收集、分析遇害者生前的通讯信息,在手段上应该是差不多的。换句话说,既然非专业的吃瓜群众都能想到,警方会想不到?另外,关于巴厘岛命案的信息,国内的媒体报道也都是“二手转述”,如此之下,很容易出现信息上的“传递失误”。这种情况下,也加剧了“跨国办案闹剧”的撕裂感。

这方面,从巴厘岛命案以来,国内媒体只采访到男方母亲也能体现出来。因为男子的母亲至今还没有去巴厘岛。她的理由是,一方面“无法面对”,另一方面她也害怕“被谋杀”。暂且不说理由是否得体,单是基于这样的报道背景,就算巴厘岛命案“真相”重返“闹剧”,也只能说明“真相”背后有隐情,但完整的“真相”是什么?如何解释背后的隐情?这还得靠巴厘岛警方给出答复。当然前提是我们要认可(技术层面)和相信(定性层面)巴厘岛警方才行,否则“真相”会越来越邪门,直至走向“跨国办案闹剧”也会出现各种派别。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