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评刀郎新歌《罗刹海市》非“复仇”,网友们为何担心下架?

撰文丨墨黑纸白

一、音乐圈或其他圈子,都要对多元化保持敬畏与认可


(资料图片)

沉寂十来年再度复出依然具备热度,这在华语乐坛上并不多见,也可以联想到当初关于刀郎被联合封杀的传闻并非子虚乌有,因为有些人在当年就感受到了强大的竞争压力。

在一个固有圈子中,规矩是很多的,猛然杀出一匹黑马,确实很难让内地乐坛欣然接受,与周杰伦在台湾的横空出世所受到的待遇不同的根本原因也在于,周杰伦是圈子内出道的。

根据新京报评论消息,随着歌曲《罗刹海市》刷屏社交媒体平台,沉寂多年的流行歌手刀郎,重回了公众视野。

《罗刹海市》出自刀郎最新发行的专辑《山歌廖哉》。人们把这首歌和某些歌星关联,以及当年对刀郎的“封杀”传闻联系起来,认为这是刀郎对他们的批判。

也正是这种揣测、“复仇”传说,将其推上了热搜,引发广泛关注。关于刀郎的传说,大概是这样的:刀郎凭借《2002年的第一场雪》走红大江南北,也拿了不少奖项;

当时的一些乐坛大腕却都不喜欢刀郎。当然,这个传说也从来没有被证实过。后来,有记者采访刀郎问及此事,刀郎回答说,“你亲耳听到了?”他也从未公开表达过对某些人的“仇恨”。

因此,把新歌《罗刹海市》理解成“刀郎报仇,十年不晚”,也只是一种想象。埋头十年创作,只为“骂人不带脏字”地完成一场报复,这大概也就不是刀郎了。

二、复仇论为何没意义?作品本身足够有价值,就高出某些人不知多少倍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虚妄的“复仇论”正在掩盖《罗刹海市》这首歌的真正魅力。新京报的上述评论,在努力试图将大众的眼光从这首歌的复仇属性拉回到音乐属性本身。

也就是这首歌本身词曲的魅力,将音乐与蒲松龄的文字作品相结合,这是华语乐坛除了周杰伦和许嵩等能够将音乐与现实相结合之外,又多了一位别样结合的音乐人,这是最难得的。

蒲松龄的文字作品本身就充满了对古代社会中的一些感悟与讽刺,现代音乐结合在这样的讽刺作品之上,音乐本身也就充满了某种批判性,要比我们的音乐只有情爱单元化好很多。

具体讽刺了什么,在目前的舆论环境下,不适合很过度的解读,每个人都能从这首歌词中有所感悟,就是这首歌本身的成功,因为过度的解读,一些网友们开始担心这首歌可能被下架。

目前好的是,各大官媒或多或少都对这首歌进行了评论,相对于被下架的风险会小很多,尤其包括人民日报在内的央媒也并未就这首歌给予“敌意”,安全度就相对高一些。

至于那英等人的社交平台评论区突然多出几百万的负面评论,有些事终究还是没能过去,也可以理解为,曾经听刀郎歌的人从手机端到来之后就已经开始长期盘踞网络。

然后才是刀郎这首歌发布后一发不可收拾,所以为人与做事,都不要小觑了时间与群体可能带来的不确定性回馈,无法以多元化的眼光看待竞争对手,十年后被反噬并不奇怪。

三、对新鲜事物用扼杀眼光来看待,被反噬时刻也是无法承受之重

从蒲松龄的年代来看,自上而下无不是对“西蛮夷”充满着不屑,乾隆时期更甚,是康熙时期不懂外国已经天翻地覆了吗?他很懂,但他知道有些事他懂就好了……

所以再看那英他们对乐坛新变化的看法,习惯性抗拒很正常,这是一种自清朝就流传下来的固有思维模式,但是该来的都会来的,这的确与复仇无关。

圈子纠纷不是我们想要讨论的重点,我们想要的还是无论乐坛抑或其他领域,都能够时刻保持与时俱进的眼光与心态,时刻保持学习与研究的心态,才能不被反噬。

《遥远的救世主》中,伯爵公司董事长,面对他并不深入了解的农民们组成的商业竞争对手,在公司高端会议上表示:650万只是个橄榄枝,你不接近它,不了解它,怎么知道它的价值?

我们面对未知事物,保持谦逊、学习的态度是不会吃亏的,面对已知的具备强大竞争压迫感的事物,我们也不应只习惯性作出防御姿态,也应该保持接近的姿势,以图自身强大。

盲目自大的结果,我们大约从那英等人身上也能看出来,十来年后的一首音乐作品,就能掀翻他们安逸了十来年的圈子海面,而且在多家官媒关注下,想联手下架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2023—7—31落笔于墨辩阁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