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数据显示,3月份,北京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0.3%,同比上涨1.8%。1月至3月,北京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同期上涨1.4%。
从环比看,3月份CPI涨幅较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由上月上涨1%转为下降0.6%,影响CPI下降约0.09个百分点。受供给充足、需求回落影响,猪肉价格下降7.7%,降幅比上月扩大3.9个百分点;受前期不利天气、产地衔接不畅、主产区疫情和运输成本增加等多重因素影响,鲜菜价格上涨1.6%;天气转暖,上市量增加,鲜果价格由上月上涨2.6%转为下降2.7%;鸡蛋价格上涨0.9%。非食品价格上涨0.5%,影响CPI上涨约0.41个百分点。出行需求增加带动飞机票价格上涨16.6%;受全球疫情及俄乌冲突影响,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上涨7.3%和7.9%,金饰品价格上涨5.7%。
从同比看,3月份CPI涨幅较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其中,鲜菜价格由下降3%转为上涨22.2%;面粉及食用油价格分别上涨5.1%和3.2%;猪肉价格下降42.5%。非食品价格中,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上涨24.7%和27%,涨幅均扩大0.7个百分点;金饰品价格上涨12.3%;飞机票价格上涨11.1%,涨幅扩大5.3个百分点。
根据北京新发地市场数据,3月末至4月初,蔬菜价格继续保持高位。“主要原因是蔬菜流通过程中的不顺畅。”新发地市场统计部负责人刘通介绍,现在蔬菜的供应状况是地里有菜,流通环节中存在着一些堵点,因此地头蔬菜的价格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季节性下降的特点,而流通环节的不顺畅导致地头价格下降的部分被流通环节增加的费用所抵消。原油价格上涨以及进京运力不足,也是拉动运费上涨的重要原因。不过,由于气温回升,黄瓜、圆茄、西葫芦、架豆、豇豆、扁豆等蔬菜价格均出现下降,降幅从8%到25%不等。刘通分析,后期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有效控制,物流会进一步顺畅,蔬菜的整体价格会有较大的下降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