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喜欢战争,但总有人要挑起战争!
这个世界有时候就是不讲道理,那些挑起战争的人最后却能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这样的殊荣,而那些为了保卫家国而奋战流血的人却被污蔑为破坏和平。
或许,在有些人的逻辑里,我打死你你都不要反抗,这才是我要的“和平卫士”。
(相关资料图)
但普京显然不是这样的人。
他已经年过七十,年至古稀,还有什么事情是看不明白想不明白的呢?
他五十岁的时候曾经向1.5亿俄罗斯人民承诺过:
“给我二十年,还你一个强大的俄罗斯!”
如果现在任由曾经的手足乌克兰投入西方集团的怀抱,把俄罗斯的胸膛直接亮给北约的刺刀,把俄国人苦苦守了数百年的战略纵深地带轻易让出去,普京还有何脸面面对那些寄予他期待的人民?
普京,就算再老十岁,也不可能容忍乌克兰这样拿1.5亿俄国人民安全去玩一把火。
这也是为什么俄乌战争打到现在,俄罗斯国内民生凋敝,莫斯科街头那么多老百姓连面包都吃不上了,普京的民众支持率居然还能高达81.1%的原因。
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扼于风雪;为自由开路者,不可使其困于荆棘。
为国家万民守太平者,也不会被人民抛弃。
最新的数据显示,开战一年以来,俄乌双方已经至少有30万士兵伤亡,而平民死亡也有4万余人。
仅仅4000万人口的乌克兰,已经有800多万人逃到了外国苟且生活。
俄罗斯国内外社会经济、政治军事也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扪心自问,战争打到现在谁得利了?
欧洲吗?
乌克兰吗?
俄罗斯吗?
除了美国,全世界似乎都只是得到一个巨大的伤口,鲜血几欲流尽,似乎谁也没有得到什么利益。
有人说,怪普京太强硬,但事实上他并不好战。
在2021年5月9日纪念苏联卫国战争胜利日的演讲上,普京无比严肃地一再强调:
俄罗斯人真的需要和平,但绝不畏惧战争!
有人认真分析这篇演讲稿,发现它是自2000年普京上任以来所有阅兵演讲稿中最长、最详尽的文稿。
在这篇多次提及“和平”的文稿中却处处透露着“不安”和“决绝”,分明是在表达着某种不同寻常的政治信息。
六个月后,当普京决定出兵乌克兰的那一刻,所有猜测的不安和决绝都变成了现实的枪炮和坦克,变成了战争和流血。
开战一年来,已有30万年轻的士兵葬身在乌克兰东部泥泞而冰冷的山野之中,数千万人的生活和命运因此而被迫改变。
面对这些,普京其实并不想让这一切发生。
2023年2月2日,在纪念斯大林格勒战役80周年的一次聚会上,普京无比沉重地和台下那些皓首老兵说到:
真的很遗憾,我们看到纳粹主义的意识形态已经在自己的现代面目,在现代表现中再次对我们国家造成直接威胁。我们再次被迫对西方集体的侵略进行反击。
在他说这话的时候,泽连斯基正在跟他的高级幕僚们摇着红酒杯庆祝。
因为德国人提供的几辆豹2坦克和14辆豹2A6坦克正轰隆隆开出仓库,正要奔赴乌克兰战场。
泽连斯基将以此为基础,重新组建两个战斗力强大的坦克营冲锋。
这些披着十字坦克怪兽将会吞噬多少俄罗斯年轻士兵的生命,又会有多少乌克兰年轻的士兵因此而牺牲?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跟年轻人泽连斯基不一样,普京已经老了,他不再刻意追求那些虚名和掌声,不再需要别人对他演技的肯定。
他甚至也认命了,即便是亚历山大大帝,叶卡捷琳娜大帝再临,二十年时间也不可能恢复俄罗斯人往昔的帝国荣光。
他已经宣布不再参加选举,决意带着遗憾从高位隐退。
但现在他必须拼尽全力为俄罗斯人民打好最后一仗,守住最后的大门。
既然战争必须降临,那就攥紧手中的武器!
70余万的俄罗斯年轻人被重新投入战场。
还有近百万年轻的乌克兰士兵在冰天雪地之间一锨一锹修筑工事。
两天前,乌东重镇巴赫姆特已经遭到了俄军猛烈的炮火攻击,整条战线上的氛围变得更加沉重而肃穆。
乌军方面加紧修筑工事,遣散闲杂人员,做好了战斗准备。
而俄罗斯方面,卢甘斯克州州长谢尔盖·盖达伊也毫不掩饰,“小范围的攻击只是战斗开始的准备。全天候大规模的进攻准备开始”。
大战在即,牺牲在所难免,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必将埋葬在这个春天里。
但无论如何,没有人应该牺牲!
他们本应该在这个春天里,拉着心爱女孩子的手奔跑在青草柔荑的山坡上,看着云朵唱着歌。
而不是被埋葬在冰冷的泥土里。
如果说一定要有人为战争的牺牲和流血买单。
会是谁呢?
这个人一定是把乌克兰子民扯入战局的演员,泽连斯基。
如果不是他一定要追求西化,一定要追求个人声誉,一定要自诩英雄主义,一定要把国家和子民推到大国博弈的漩涡中去,那些将殒命在战场上的无数年轻人:
在这个春天,他们应该躺在那里,而不是葬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