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在后台可以对危化品实现实时监管。记者马涛摄

年底将近,各大热词盘点纷纷出炉。

教育双减、共同富裕、数字化改革三大热词进入我们的视野,带着鲜明时代烙印,让我们感受着社会发展的脉动。

年度热词 数字化改革

顶着2021年冬天的第一场寒潮,在海拔700多米的余姚四明山镇南山村,围着火炉,看到75岁的退役军人宓安堆亮出手机里的“崇军在线”退役军人智慧服务场景应用,我内心的震撼比山间呼啸的北风还要强烈。

2021年末,宁波发布第一批省市数字化改革“最佳应用”。在一次次上山、下乡,甚至下海的采访中,我和同事们感受最深的是:穿过冷冰冰的数字,剖开深奥的“大脑”,展现的不止是有温度的“实用”,更是有力度的“贯通”,而这正是数字化改革的“硬核”。

我们尝试用数字来说数字化改革——

村民收发快递平均耗时从半个月缩短为12小时;原本烂在虾塘的“尾虾”烘干后发往全国各地,养殖户每年增收3000元-5000元……这是集士驿站城乡客货邮集成改革带来的变化。

手头仅有几百万元启动资金,如何应对创业初期的大量资金缺口?银行主动找上门,授信金额从1000万元追加到2亿元……这是宁波“人才码”展示的成效。

当事人、代理人尽量不“移动”,老百姓打官司“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都不跑”,截至2021年11月,办理案件超过500万件,平台访问量达18亿次,实名用户达780余万人……这是“移动微法院”全国标准版引发的效应。

在一连串数字中,我们感受最深的是“实用”。

“多跨应用场景”“全流程管理”“一体化智能数据平台”……这些是我和同事们采访中听到频率极高的“术语”。

如果你以为“浙里惠渔”一站式渔民数字服务只是关注“船员有没有穿救生衣”“驾驶室有没有人值班瞭望”这些安全问题,那就out(网络流行语,意为“落伍”)了——从安全监管到办证、商务等服务,它要“一网打尽”。

危化品全链条安全风险智控更是通过一体化智能公共数据平台,接入公安、交通运输、大数据等多部门的11种数源,攻克破解危化品道路运输、槽罐洗消等36个堵点难点。

在一连串“术语”中,我们感受最深的是功能、平台、体制机制的“贯通”。

在每次采访中,我和同事们还都会问一个问题:“有没有学习、复制、推广的价值?”

这是我们身为记者追求的“新闻点”,也是数字化改革的目标:以点带面形成系统性变革,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产生影响力。

目前危化品全链条安全风险智控成功入选省首批数字化改革“最佳应用”;“新居民”一件事,被省发改委《浙江省新市民量化积分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吸纳。

在“走出去”的每一步中,我们感受最深的是“宁波样本”的力量。

今年十一期间,四年级的小伙伴一起参加露营活动。资料图片

年度热词 教育双减

“教育双减”落地快一个学期了,这个自上而下推动育人方式巨大变革的政策,家长、学校有什么变化?能否真正缓解“鸡娃”焦虑?

家庭学校迈出第一步

“我们对待儿子从以往的唯学习变成了学习与丰富多彩的生活兼顾,特别是周末开展的学伴小组活动,让儿子有了更多伙伴。”说起“双减”下这个学期,镇海区中心学校箭湖校区四年级小朋友王柏君妈妈这样告诉记者。

孩子们的周末学伴小组活动。王柏君妈妈供图

这学期,王柏君每两周一次参加“乐知学伴小组”活动,一般安排在周日的上午,小组内的8户家庭一起商量着确定活动主题和形式,大家组织过朗诵、科技、运动等活动,还一起去乡下做过“忆苦思甜”饭。“每户家庭至少一大一小参加,这样的集体活动对孩子和父母都会产生影响,在学习之外,我们从活动和体验中感知生活的丰富性。”王妈妈说。

对王柏君的语文老师、班主任庄宇平来说,“双减”带来的变化也是可感知的。作业难度设计上有了分层,老师需要投入更多精力;作业评价从原来的分数变成了等第,有利于缓解学生和家长分分必争的焦虑情绪;课后服务作为班主任需要承担较多的工作,但学校特设了“课时银行”,可支取课时代替请假算作出勤,此外还有每月四次的上班打卡弹性制,以及工会的其他暖心服务,都极大地缓解了老师在“双减”下的压力。

镇海区中心学校也因学伴小组活动组织出色,被浙江省教育厅确定为全省首批十大“双减”优秀实践案例之一。

在学校校长杨万勇看来,这些“双减”带来的变化对长远育人目标来说肯定是好事。但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剧场效应”依然存在,这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的工程,目前已迈出了改变的一步。

教育理念之变

一个学生、一个家庭、一个学校,折射的是“双减”下的教育生态。

今年7月24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之后,宁波出台了一系列“双减”相关政策,推动“双减”深化落实。主要有9月初的《宁波市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工作方案》,11月的《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业管理的指导意见》,12月的《义务段学校贯彻“双减”政策教育评价工作方案》和《关于深化“双减”工作加强教师关心关爱的指导意见》等。其间,11月26日,宁波市素质教育领导小组成立,多部门协同推动全市学校素质教育发展,助力“双减”工作实施。

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冯铁山在接受晚报记者采访时说:“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看到国家在人才培养上的良苦用心。未来人才的竞争绝不光是知识掌握量上的竞争,还包括社会参与、自我发展能力等多维度核心素养的竞争。说到底,教育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

环卫工人朱荣香和她的新家。记者刘波摄

年度热词 共同富裕

在宁波近10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940多万人口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共同富裕”在民生领域书写着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追求美好生活

“一个都不能少”

今年10月25日,由宁波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提供的面向一线无房环卫工人的宝丽茗苑小区租赁住房亮相,首批10名环卫工人现场办理了入住手续。当时,记者采访了首批入住的环卫工人之一朱荣香。

如今,已过去了2个月,他们一家入住后的感受怎么样?昨天,当记者致电朱荣香时,电话那头的她笑声爽朗:“我和老公对这套房子都很满意,来宁波20多年了,终于找到了家的感觉!”

朱荣香告诉记者,她老家在安徽,来宁波之后,20多年来一直是租房子住。“之前住的是3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房子面积小,东西没地方放,就只能用纸箱子装。现在这套房子78平方米,入住前是重新装修过的,柜子什么的都是全新的,还配置有电磁炉、抽油烟机、热水器等家电,餐桌椅、床等一应俱全,跟自己家没两样。”

住房问题关系民生福祉,是实现城乡居民共同富裕的基本保障。

今年7月7日,市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解决一线环卫工人住房困难的通知》,从放宽准入条件、提高补贴水平、多渠道筹集房源、跟踪督办落实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经过前期筹备,首批位于宝丽茗苑小区的租赁房源已成套出租给从事一线环卫工作满1年的无房环卫工人居住。之后,宁波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将根据一线环卫工人需求继续推出其他房源。

据宁波市住建局提供的数据,全市已累计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约780万平方米,累计保障各类住房困难家庭15.2万余户。

胜陆公路。通讯员供图

城乡一体化交通先行

年终岁末,宁波交通重大工程喜事不断。胜陆公路的通车,让杭州湾新区、慈溪、余姚步入“半小时交通圈”;石浦高速连接线让象山重镇进入高速时代,步入宁波市区“一小时交通圈”;而串珠成链的四明山环线公路,正让四明山区的“共同富裕”从梦想走进现实。

胜陆公路作为省重点建设项目、宁波市公路网规划“八横五纵三沿海”中的“五纵”之一,往北可以通过杭州湾跨海大桥到达上海、苏州、南京,往南可以通过其延伸段到达杭甬高速。全线通车后将推动宁波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

随着石浦高速连接线正式开通,象山重镇石浦从此结束不通高速的历史,石浦特色旅游经济港口建设走上“高速路”。

石浦高速连接线。记者杨辉摄

石浦高速连接线北通宁波市区,南连台州、温州沿海,从宁波市区出发到石浦可实现全程高速,车程从过去的2小时缩短到1个小时。

它是连接宁波南北经济大动脉的重要线路,对加快当地旅游资源开发、完善我省交通路网结构,对区域协调、城乡融合、推动当地经济效益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有着重大意义。

12月28日上午,四明山环线一期连通工程在龙观乡项目起点处正式破土动工,这条公路将打通龙观乡雪岙村到章水镇茅镬村的屏障,成为连接四明山区和海曙城区之间安全、舒适、快捷、高效的公路运输通道,山区腹地抵达中心城区的车程将缩短30分钟以上,大大缩短四明山区到市区的空间距离,真正实现革命老区“人便其行,货畅其流”。

四明山在海曙区范围内有章水镇、龙观乡、横街镇、鄞江镇,涉及面积300多平方公里。根据海曙区“十四五”综合交通规划,四明山区将打造“1+4+6”道路路网布局,全长约185公里,其中四明山环线公路总里程约64公里。

海曙区交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四明山环线公路启动以来,海曙已有横街望童线、古中路、盛家至爱岭公路、联丰路西延、鄞江鄞里线、章水镇细北线等一批路段建设提升工程先后完成,四明山区域路网已经局部优化改观。

宁波晚报记者 石承承 王伟 周科娜 范洪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