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明在工作中。本报记者 陈雪柠摄

周晓明刻瓷作品《卧虎神威》。


【资料图】

右手执锤,左手执刀,随着清脆的敲击声不断响起,坚硬的瓷器表面逐渐显现出细腻的图案。从山水画到仕女图,从花鸟到诗文,书法的韵致与绘画的意境皆被镌刻于上,平添韵味。

“叮叮当当刻瓷声,大千世界在其中。”从艺十余年,85后周晓明如今已是北京刻瓷第四代代表性传承人和北京市工艺美术大师。她不间断创作刻瓷艺术品,还将刻瓷元素融入日用瓷器,贴近生活。北京刻瓷这门源自于宫廷的古老技艺,正在年轻的非遗传承人手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西城学艺延续童年记忆

周晓明来自“千年瓷都”山东淄博,从小浸润在陶瓷和琉璃的环境里。

“小时候学画画,每天都去少年宫上课,课余时间我经常去叔叔工作的陶瓷厂玩。”周晓明回忆,当时陶瓷厂有一座独立的二层小楼,她听到里面传出叮叮当当的声音,就好奇地循声去找。在那里,她看到了正在刻瓷的老师傅,瓷器上如水墨画般的精美图案令她至今难忘。

离开时,一位老师傅送了周晓明一套刻瓷工具。回家后,她立马开始了自己的“创作”——给家里每个人的碗都刻上了名字。当时谁也没想到,这段孩童的嬉闹,开启了一段与刻瓷的缘分。

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毕业后,周晓明在北京创办了自己的陶瓷艺术工作室,在设计瓷器之外,也开启了对刻瓷的研究。2014年,西城区非遗中心招募非遗传承志愿者,海报张贴于地铁站,恰巧路过的周晓明一眼看到招募项目中有北京刻瓷,当即报了名,经过层层选拔后成为北京刻瓷项目的五位正式学员之一。

此后,她先后拜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刻瓷大师王一君,以及北京刻瓷第三代传承人陈永昌,探索北京刻瓷的传承发展之路。

两把刻刀雕琢精湛作品

刻瓷是一门容易上手的技艺,但想做出工艺精湛、独具魅力的优秀作品,非一日之功,需要深厚的美术功底、雕刻技艺和良好的审美取向。

“刻瓷的工具就是长短两把刀,再加上一个小木棰。”说着,周晓明拿出自己的工具袋,里面放着的特制刀具看上去如同圆珠笔,只不过,这支“圆珠笔”的笔头是由钻石或合金制成。“短刀是錾,长刀是刻。錾表现的是画面中色度浓、光线暗的地方,就像画画时说的‘浓墨重彩’,色度淡、光线强的地方则用刻,人物的头发、动物的毛发等等用的也是刻。”

在瓷器上錾刻,比在纸上画画难得多。“要练的基本功首先就是刻线,线要顺滑流畅,飘逸洒脱,富有弹性。”周晓明说,瓷器坚硬,稍一分神,一个手滑,线就会“飞”出画面,无法修补。“比如画仕女的脸部轮廓,一定得屏住气,一气呵成,因为中间一断它就会出现接头,影响整个画面。所以人物的开脸特别考验刻瓷艺人的功底。”

为了保持专注,周晓明给自己安排了一间位于地下的“练功房”,专门用来做活儿。多年的练习,让她的手艺日臻成熟、炉火纯青,在瓷器上刻出的老虎竟有毛茸茸的质感。“我们管这叫撕毛法,就是用刻的手法,把动物的毛一根一根地‘撕’出来。”2019年9月,周晓明的刻瓷作品《卧虎神威》在第七届中国陶瓷名家名作展暨2019年陶瓷作品评比中荣获金奖。只见白瓷盘上的老虎远观威风凛凛,得其神韵,近看鬃发浓密,丝丝分明。

“很多人管刻瓷叫瓷上刺绣,我觉得很贴切,因为我们确实像刺绣一样,是一刀一刀做出来的。”

创新传承扩展非遗受众

近几年,周晓明与故宫、天坛等文博类IP合作开发了不少联名产品,将刻瓷元素融入茶具、酒具之中。一叶扁舟、一朵牡丹,简约的图案为器具增添韵味,是普通人也能消费得起的浪漫。

“销售文创产品的过程,其实就是对非遗技艺的一种推广。”周晓明说,传承非遗技艺,在保持艺术性的同时也应兼具实用性,生产性传承和文化性传承相辅相成,互不冲突。只有这样才能让传统艺术推陈出新,更好地适应时代和市场要求。“非遗传承要做到见人见物见生活,你在使用、在触摸的过程中,才能真正感知什么是北京刻瓷的独特韵味。”

随着北京“非遗进校园”活动越来越多,周晓明还将刻瓷技艺带入大中小学校园的课堂中。“我们的工具没有任何危险,磕在手上也不疼,小学生也可以上手。”让她感到欣慰的是,刻瓷课在校园里十分受欢迎。她介绍,自己曾在和平街第一中学小学部和初中部开讲,孩子们会用一学期的时间学习,最终做出一件完整的刻瓷作品,校方还会举办展览并邀请家长前来参观。“孩子们特别自豪,家长也觉得既让孩子们学习了传统文化,还培养了专注力和动手能力。”她说。

在周晓明看来,进校园做课程是非遗传承人必须要做的事,“因为文化必须要传承到下一代”。她的四位徒弟,有大学生也有中学生,青少年愿意学,她就愿意教,至于他们未来能否以此为业,她并不强求。“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只要你能坚持去做,即使不把它当成职业,也一定会有所收获。”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