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今后几年至少需要460万名家庭教育指导师”“年收入可达10万-50万元”“没有学历门槛”“可推荐工作”……当前,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师市场乱象频出,不少培训广告虚假宣传、夸大宣传,还有的进行非专业家教辅导,甚至违背“双减”政策,出现了变相补课行为。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政协科技教育委员会副主任胡卫了解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仅号称“权威部门认证”或各类行业协会、学会颁发的家庭教育指导师证书就有10多种,而各类培训机构自行颁发的培训证书更是不计其数。一些培训机构还推出所谓“速成班”或“纯线上班”,几乎交钱即可拿证。此外,一些培训机构过度营销造成新的社会焦虑。

胡卫认为,随着国家“双减”政策的落实和推进,在学科类培训机构减少的同时,一些“私人教师”改头换面,以“家庭教育指导”之名继续行学科补习之实。这种直接面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指导”乃至变相补课的行为,既不符合家庭教育促进法对家庭教育指导的定义,也违反了“双减”政策的相关规定,对“双减”实施成效产生了对冲。

作为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说,在中国高校开设家庭教育研究生课程和本科生课程的高校较少,中国的家庭教育专家队伍资源非常有限,在教学一线中成长起来的真正优秀家庭教育专家资源尤为稀缺。朱永新建议,要制定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规范,对培训机构的资质、教学质量、课程内容、专家背景,进行严格审查和认定,建立培训机构白名单和黑名单制度。

胡卫认为,要强化政府主渠道作用,发挥家庭教育指导“正规军”和“主力军”的作用,切实加大人财物力投入,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公共服务范畴;同时要牵头整合各种学校和社区资源,做大做强各类“家长学校”。同时他建议,民政部门要督促相关行业协会、学会加强行业自律自查,不得参与举办营利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同时严把培训资质的“入口关”和培训质量的“出口关”。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