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难进,脸难看。
9月25日上午,陕西咸阳住建局门口,一名女子被门口的三个保安死死控制住。
(相关资料图)
面对眼前的保安,女子毫无还手之力,只能躺在角落里,身边散落着一堆材料。一个保安控制着女子的上半身,另外两个保安分别用脚踩着女子的脚。
周边的群众议论纷纷,有部分群众很气愤,从网上的视频我们可以清晰地听到旁边有群众说:
“那两个保安你看,一人踩着一个脚,在我们的强烈要求下他们才松开,她又不是犯人。”
看到此情此景,我的第一反应是,难不成这个女子是犯罪份子?难不成她准备搞暴力袭击?又或者是她是杀人犯?
答案很出人意料,以上行为她都没有,她不过是一个来到住建局,想见局里领导反映问题的普通群众。
9月27日,咸阳公安通报,称视频中的三个保安分别被处于行政拘留10日和5日的处罚,这个事情看似得到了圆满解决。但仔细想想,还是暴露出了很多问题。
首先,当地公安在通报中说保安员处置该事件时方法简单粗暴,故意伤害他人身体。风轻云淡轻飘飘的一句话,直接掩盖了故意伤害罪。这时候就没有寻衅滋事罪了,寻衅滋事罪有存在的必要?
保安被行政拘留,看似是正义来临,我倒想问问,如果是保安被群众踩在脚下会怎样?会是怎样的结局?会是行政拘留10日这么简单吗?
很多人说这3个保安不应该这么做,拿着保安的工资非要干警察的事,最后还要被“抛弃”,到底图啥?
图啥?我们不清楚,但目前存在一个普遍现实就是:如果门内的主人不下令,有几个保安敢这么做?
这也引申出第二个问题:衙门作风!
关于衙门作风,百科词条是这样解释的:公职人员在上班期间,闲聊天、玩游戏、打扑克、说话态度恶劣,或滥用职权、推诿扯皮、无故拖延办理时限等,被公众形象地称为“机关病”。
民间对此则有着更为贴切的形容:门难进,话难听,脸难看,事难办;磨破嘴,跑断腿。
可能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去某些部门办事,哪怕是一些基层单位,想顺利进去很难。别说进办公大楼了,早在大门口就给你拦下来,保安满脸傲气和不屑地问你是干什么的,叫什么,准备找谁。
保安心情好倒还好,登记身份信息后会给你进去,一旦碰到保安故意刁难,或者大楼里的人心情不好,直接一句领导不在就把你拒之门外。
两年前,我曾去某乡镇派出所办事,本来几分钟就能办完的事,结果在大门口被拦住了,直到问清楚了随行的每个人的身份信息后,才得到允许进入。那时候我就在想,这时候如果有群众来报案怎么办?如果群众遇到紧急情况怎么办?也是等一个个核实完身份信息后才能进吗?
这个现象并不是个例,由于工作和生活关系,我经常要去各地考察,发现不少地方的政府办公大楼越来越漂亮,越来越豪华,但大门也越来越难进,围墙越来越高,哪怕是仅有的大门也有门卫在那严加盘查进出的人,我不相信这些门卫是真的出于对保安这份工作的热爱才这样做的,我更不相信如果没有里面人的默许,他们敢如此对待进出的群众。
这个围墙和大门,看似隔开了里面和外面的空间,实则增加了干部和群众之间的隔阂。我觉得,我们的某些部门和单位真应该好好改变一些思想,好好向信阳和淄博学习。
2022年7月,河南信阳就拆除了市委市政府的大院围墙。那个在我们印象中可望不可即的市委市政府大楼毫无保留地出现在群众面前,有群众边上散步,也有群众在附近“遛娃”,还有人在门前聊天、拍照。
对此,信阳市委书记蔡松涛说:“这是一个正常的工作,没有什么稀奇的。未来这个地方就是一个开放式的公园或者说开放式的办公场所,供群众休憩、停车、活动。”
今年7月,淄博宣布,当地文旅局、文物局和新闻出版广电局等在内的多个政府单位大楼将围墙拆除,政府部门开放式办公,市民也可以在工作时间自由出入。
说到淄博,下面我还想给大家看几张图。
这是淄博市委大楼:
这是淄博市政府大楼:
这是淄博市信访局:
看完这些照片,大家或许发现了一个共同现象:都很“破旧、寒酸”,这些重要部门的大楼门口不仅没有保安,没有威武霸气的狮子,有的甚至连门都没有。
是淄博没钱搞这些吗?不是的!去年淄博的GDP达到了4402亿,人均GDP9.3万,在全国333座城市中排名第76,超过了70%的城市。
什么叫人民至上,这才是人民至上!什么叫人民公仆,这才是人民公仆!
再看看某些地方,不仅不是人民至上反而还“高高在上”,恨不得把所有人拒之门外,让群众进不来,让群众看到这个大门就感到畏惧。